李太里:王大陆打不开的特斯拉车门谁打得开?

王大陆是谁?本地少看电影的人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他是台湾演员,多年前演出青春校园电影《我的少女时代》而为人熟知。还想不起来也没关系,就这个话题而言,知道他是个行动正常的年轻人就够了。

王大陆的负面新闻很多,最近一则跟他“打不开特斯拉车门”有关。台湾媒体报道,王大陆去年4月在优步(Uber)平台叫了辆特斯拉车,途中和司机发生口角;抵达目的地下车后,他发现钥匙落在车上,想打开车门,却因特斯拉的车子“没有门把”,一时无法打开。他拍打车窗要求司机开门,引发司机不满,两人第二次冲突。后续的事不赘述,这里关注的,是一些车子的车门设计,让很多正常人无法第一时间打开。

电动汽车是尖端科技的产品,为符合产品定位,许多厂商在设计上追求简约和科技感,因而舍弃传统的机械门把与锁扣系统,改用电控门、隐藏式门把,甚至是触控或感应式开门系统。这种做法不难理解,因为如果还用传统门把,就等于“不进步”,甚至开倒车,会跟买家对“未来感”的期待相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等于承认自己比同行落伍,是看起来愚笨的商业行为。

力求设计新颖,要让用户有意想不到的体验,的确能吸引很多买家,毕竟,绝大部分人是平生第一次买电动车。对用户来说,多怪的设计都不是问题,够潮才够炫,自己的车,多用两次就上手。但有没有想过,在紧急情况下,车里的乘客或者车外要打开车门的人,是不是能在几秒钟之内摸清窍门,开门自救?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见过电动车着火速度的人,更明白这点。

10月13日凌晨,中国成都发生一起电动车交通事故,肇事的小米车子在快速超越前方车辆时发生碰撞后失控,翻滚至对向车道,瞬间燃起明火,火势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从路人拍摄的视频中看到,当时司机被困车内,多名路人参与救援,徒手或用工具猛砸车窗,最后打破车窗,但仍无法打开车门,最终司机不幸遇难。

类似的车祸之前已有多起,网上传说“打不开车门,活活烧死”不一定是完整真相,这次有视频,可信度比较高。外人打不开车门,是防范入侵设置,属于正常,但即使破了窗,伸手入内还开不了,就有些不解了。

这里顺带谈一下电动车窗。现在的车子,谁还用手动车窗?电动的,按个钮,就能开关车窗,方便得很。但一切靠电动的结果是,万一车子掉进水里,没了电就功能瘫痪,车子立刻变成封闭的铁牢。实际上,现代车子都有冷气,车窗绝大部分时间都关着,即使保留手摇设计,也很少须要花那点力气;不保留,更多是嫌它难看落伍,但在关键时刻,这个丑八怪却可能让人重见天日。

跟大家忌谈老死一样,车商都会刻意回避车子落水或者着火的课题,他们更乐于在宣传册子里强调车子如何用雷达侦测避险,或者预防撞击的功能。但事实是,总还是会有车子不幸落水或着火,到时怎么办?

汽车并非单纯的工艺结晶,安全的设计绝对要在视觉设计之上。一些行业设计师过分着重视觉效果,而忽视实用性能;挑战直觉的结果,往往就是耽误使用时间。杯子、皮包、沙发花俏点无所谓,花点时间适应就好,但车门把手,还是要直观一些,要让所有人,包括没开过车的人,处于慌乱状态的人,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握怎么拉,而不是“拇指按压后方,然后顺势把门把拉开”这种必须掌握口诀,先后有序的方式。

汽车门,不仅是让人打开未来的入口,更是逃离危险的出口。  

作者是《联合早报》视觉组副主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