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了元首会晤。双方似乎颇有默契地高举轻放,避免了对峙升级摊牌,并就一系列经贸与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达成若干共识与“降温”措施。这为中美关系在未来数月到一年内减少大规模对抗,提供了现实基础。双方高峰会晤的效果不错,以至于有些国际观察家感叹:若知如此,那为何不早点举行这样的峰会呢?那样至少可以避免双方关系过去半年的动荡和折腾。
可以预期,此次中美峰会的成果如果能有效得到执行落实,将为全球热点局势带来系列重大变化。这种高层直接对话带来的“政策即刻修正”有三个直接意义:一是抑制印太地区的急剧对抗风险,给区域国家提供更多外交回旋余地;二是把全球关注的注意力从中美对峙的“持续消耗”上抽离出来,转向其他未竟的重要事务;三是短期内缓和经济供应链与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因关税与制裁升级导致的连锁冲击。
必须强调的是,中美关系缓冲期实现的前提是双方认真履约,都能把峰会意向转化为一系列具体、可监测的政策,例如关税调整、出口管控协定、互信机制重建等等。
世界或重新聚焦俄乌战争
在这种前提下,世界的重点关注很可能转而聚焦俄乌战争。若中美在未来一年内减少在印太地区相互牵扯缠斗,北约与西方对俄政策,便成为决定俄乌战局走向的关键变量。目前,乌克兰东部战场的格局在短期内并未根本逆转——俄罗斯在顿巴斯与周边的攻势仍在加剧,乌克兰在波克罗夫斯克等地正承受巨大压力,但俄罗斯内地的能源基础设施也饱受乌克兰的瘫痪攻击。
与此同时,制裁措施对俄罗斯经济的压迫正在累积,并可能进入更具战略性的临界点。美欧对俄能源与主要国有油企采取的新一轮制裁,随着执行加严并结合金融与贸易限制,将显著削弱克里姆林宫的持续战争资金来源。这可以从近期普京采取激烈的政治与军事姿态(包括核威慑式表态)表现出来,也在现实上把俄罗斯推向“被动消耗”的道路。
但局势并不单纯,俄罗斯并未孤立无援。朝鲜与伊朗等国在不同层面上向俄方靠拢,增加局势的复杂性。金正恩明显在深化与俄方的“军事兄弟”关系,伊朗与俄罗斯在无人机与导弹技术、零部件与训练上的合作,也在实质上延长俄罗斯的作战能力与消耗战的持久性。中国在关键物资与工业配套上的持续供给,也会影响制裁的穿透效果。
在这种多方博弈下,要把普京逼到谈判桌并挫败俄国侵略战,国际社会各方正在酝酿出台兼顾军事、经济与政治工具的整体战略举措。这样的策略具有操作性的强力举措,而且短中长期并举。
首先是如何把对关键俄罗斯能源企业及其海外结算渠道的制裁,由“宣示”更多转为可执行的全球追缴行动:不仅封锁主要国有和私营油企,还对第三国中介金融机构、航运与保险链条实施连带惩罚,迫使企业合规。
同时加大对不遵守禁运的国家与公司的“二次制裁”与执法力度,这样方可堵住替代市场与走私通道,印度最近对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大幅消减就是典型案例。随着制裁的“效果”更多转变成现实可计量的油气收入下滑与交易崩溃,将大幅削弱俄罗斯的战争经济学基础,达到切实切断战争融资与战略能源收入链条的目的。
再者,北约和西方正在强化系统性提供乌克兰“防御—反击”所需的关键能力:远程精确打击、高精度防空、弹药生产支援与训练、情报与后勤链增强。这种具备战略纵深打击力的军事援助,将极大地改变战场态势,让俄罗斯社会与乌克兰一样对战争感同身受,提高俄方在战场上付出的代价,以压缩其战略选择空间。
须推出强有力政治解决方案创造诱因
此外,就是推出强有力的政治解决出路和方案。这即可创造谈判诱因,又能提供安全保障,即在军事压力与制裁下,也设计提供普京可体面退出的外交路径。譬如推出由中立方或联合国牵头的分阶段停火与撤军框架,配套国际监督、战后重建基金与安全保障,其中包括非永久中立地位、去军事化过渡期、联合监督机制等。
类似解决方案一方面明确不承认对乌克兰领土吞并的合法性,又可以通过临时的自治或地方治理安排,配合国际维和与重建,逐步恢复谈判空间,同时设计提供信誉担保与激励机制,例如解除部分非核心制裁联动、分阶段释放被冻结资产用于人道与重建用途,作为对俄罗斯遵守协议的交换条件。
以上战略举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严峻的风险挑战与未知因素。譬如朝鲜与伊朗对俄罗斯的支持,及中国在关键供给上的角色,会削弱单边或部分制裁的效果。因此,国际社会须同时强化与中立或有影响力国家的外交沟通,争取更多国际执行合力,对朝鲜与伊朗的具体军事转移,展开定向揭露与追责,切断其系统性支援链条。
国际舆论与援助乌克兰盟友的一致性也至关重要。制裁与军事援助需要盟友的持久支持,任何分歧都会削弱效果。内部团结一致,方可众志成城。再就是要防止冲突蔓延与核威慑风险。普京的核威胁和高调肌肉展示并非纯粹虚张声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北约正考虑纳入明确的风险管控措施与危机沟通渠道,避免误判导致不可控的局面升级。
关于美国近期在拉丁美洲的军事动向,即可能对委内瑞拉采取“外科打击”替换马杜罗政权、打击贩毒生态链等,这类行动有执行方面的政治风险,难以得到国际法与区域盟友支持。为此,美国可能采取更为务实可行的路径:如加大对委内瑞拉的情报、金融与司法协同,支持民主力量与切断毒资的国际流动,再配合有法律依据的、有盟友参与的执法行动。如果马杜罗政权强力抗拒,美国再上军事手段不迟。
总之,随着中东和平协议的生效执行,以及中美釜山峰会所提供的宝贵的缓冲窗口,可能形成世界集中力量对付普京侵略的决定性机遇,通过高压制裁—有力援助—谈判路径三管齐下,协同发力,普京被迫回到谈判桌的概率有望大幅上升。普京与俄罗斯的持续冒险,为现代世界带来核战和大战的毁灭性风险,人类必须依靠无比的胆识、信心和智慧,才能让侵略者最终收手就范。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与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