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慧良:釜山“习特会”悬而未谈的台湾问题

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中美元首峰会,中国大陆以采购大豆、暂缓稀土出口管制等换取美国降低关税,暂时缓和中美关系,众所瞩目的台湾问题却只字未提,台湾官方紧绷的神经稍舒。但台湾两岸专家多认为,没有谈未必是好消息,不宜过度乐观。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0日在白宫回应媒体时,率先丢出月底和中国元首中国元首会面将讨论台湾问题;但在飞往韩国途中又称,他不确定是否会与中国元首谈到台湾;“习特会”后又一派轻松地说“没有提到台湾,也没有讨论”。引发热议的台湾问题突然戛然而止,回头揣测“习特会”为何未谈台湾问题,是完全没谈?还是谈了却因某些原因没法继续?

熟悉元首峰会的人都了解,能搬上台面的议题至少得经数月准备及层层官员磋商。“习特会”很迟才明确日子,台湾又是中美之间严肃且重大问题,不可能匆促即送上台商议,极可能是经常对未成形议题讲大话的特朗普,将此作为预防大陆提出的筹码。

台湾问题是中国大陆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问题复杂,涉及层面甚广,绝非100分钟的“习特会”可以详谈。何况中美眼前得优先解决稀土、大豆和芬太尼等经贸关税问题,万一因台湾问题搞砸会谈,对美国也得不偿失。

特朗普抛出要谈台湾问题这一个多礼拜以来,台湾方面焦虑不已,担忧特朗普从“不支持台独”进一步表述“反对台湾独立”。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也报道,白宫气氛紧绷,幕僚建议特朗普莫为迎合北京改变对台政策。

“习特会”若真谈台湾问题,大陆必然希望美国表态,最起码不要助长分离运动。万一特朗普为追求大交易反对台独,美国日后就不能公开支持台独运动,且对台独运动轻则须谴责,必要时也得出手压制。中共若以反独为由平乱,美国就没有出兵或援助的依据与立场。

台湾方面的焦虑也跟赖清德政府一直与特朗普政府搭不上线有关。彭博报道,赖清德政府近来积极拉拢“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媒体与保守派领袖,试图博取特朗普的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报道,赖政府担心美方对台支持会动摇,正积极评估如何争取特朗普政府的信任,包括考虑更换现任驻美代表俞大?,改派更具政治手腕的外交官。不过,外交部否认要调整驻美人事。

曾在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时担任大陆委员会副主委、国防部副部长的林中斌也在脸书示警说,从今年3月至10月28日,已有四位美国研究东亚安全课题的学者撰文表示,台湾并非美国生存的国家利益,或美国应避免因台湾而与大陆交战,或台湾应避免”poking China”(挑衅中国)。

这四位学者,包括投书美国《时代》杂志的华盛顿智库“国防优先”(Defense Priority)亚洲事务主任金莱尔(Lyle Goldstein)。金莱尔直指台湾是全球最危险的冲突引爆点,美国必须约束赖清德这个“鲁莽领导人”(reckless leader)。民进党立委和绿营人士直接在金莱尔头上扣上独裁者附庸、“洋五毛”的罪名,不屑一提。

其中最新一篇是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研究员沃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撰文倡议“台海休战”,即中美拟定联合公报或声明,建议华府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排除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北京则避免动武。知名智库兰德公司10月中旬发布的《稳定中美竞争》报告,也主张“为北京采取渐进式统一”创造最大诱因,美国与盟友则继续发出信号,警告北京不要动武。

这些文章的共同立场在于,以大陆今日的军事实力,美国在第一岛链已力有未逮,再消耗下去不利美国国力,更不希望美国被卷入台海战争中。台湾问题谈或不谈?何时谈怎么谈,中美都在权衡利害,计算得失,而利害计算取决于双方实力。

同时台湾内部情势也在变化中,政治大学选研中心民调显示台湾社会支持“台独”比例下降;《美丽岛电子报》民调也显示,为避免被统一而愿意牺牲的人数呈下滑趋势,多数人期盼两岸走向和平发展道路;主张两岸积极交往的郑丽文当选在野国民党主席,执政的民进党影响力正在衰退。

这次“习特会”虽未谈台湾问题,明年4月特朗普踏上北京时,台湾问题肯定无法迴避,与其坐等他人决定,台湾更应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促进两岸和平与交流,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前途。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