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三个月来首次下滑

(北京综合讯)经过连续两个月强劲增长后,中国10月工业企业利润再度下降,凸显企业仍面临内需疲软和出口下滑的双重压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四(1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5%。这是工业企业利润近三个月来首次下滑。

最新数据也远低于外界预期,此前,彭博经济研究预测工业企业利润将增长2.8%。

中国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解读,10月工业企业利润回落,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基数有所抬高、财务费用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

去年9月,中国宣布近年最为广泛的货币刺激和房地产市场支持措施,包括大幅降息和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流动性等,很快刺激经济指标的反弹。

路透社引述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说,矿业盈利的低迷继续拖累10月中国工业企业的整体表现,今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长普遍低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双碳“战略的推进,中国传统采矿业近年受到冲击。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中国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27.8%,在同期各行业中下行趋势最为明显。

10月工业企业利润的走低,再次凸显中国持续面临的国内挑战。尽管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急剧减弱,第三季经济增速放缓至一年来的最低水平。

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尽管有八天的国庆长假和为期一个月的“双十一”购物节,10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依然乏力,2.9%的增速写下自去年8月以来的最低。

房地地持续低迷、消费需求不足,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原因。中国官方提出未来五年将大力提振消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但目前尚未推出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

作为逐步扩大内需政策的一部分,中国工信部等六部门本月联合印发促进消费的方案,提出要推动农村消费品提质升级、拓展多元兴趣消费供给等,包括积极发展宠物周边、动漫、潮服潮玩等兴趣消费产品。

中国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杨枿星期四(11月27日)在一场吹风会上说,接下来将从促进大宗消费、壮大新型消费、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这包括推进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扩大二手车流通;聚焦绿色、智能等方向,促进家电家居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培育“人工智能+消费”,打造更多消费新增长点等。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