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哈托身穿蓝色衬衫,白发,凝视远方。身后有人坐着

印尼将前总统苏哈托(Suharto)追授为国家英雄,他作为独裁者的争议性历史引发了激烈抗议。

在苏哈托于1960年代至1990年代掌权的新秩序时期(Orde Baru),印尼经历了快速的经济成长,但也伴随着政治暴力镇压。据估计,数十万名政治异议人士在此期间遭到杀害。

国家英雄奖是印尼每年举行的表彰活动,旨在肯定个人对国家的贡献。

已故的苏哈托与另外九人星期一(11月10日)一同被列入新一批国家英雄名单,颁授仪式由现任印尼总统、苏哈托前女婿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主持。

今年10月,印尼社会部与文化部提名近50人角逐国家英雄荣誉,其中包括苏哈托。

星期一在雅加达国家宫举行的颁授仪式上,苏哈托的子女代表领取了这项荣誉。

印尼总统府在颁奖仪式的直播中配以旁白称,苏哈托“在印尼独立时期崭露头角”,并在1945年日惹(Yogyakarta)的一场战斗中“领导解除日军武装”。

然而,苏哈托获颁国家英雄称号在印尼民间社会引发强烈反对。

上周,约100人在雅加达集会抗议苏哈托的提名,另有近1.6万人签署网上请愿书表达相同诉求。

民间团体国际特赦组织印尼分部(Amnesty International Indonesia)早前发表声明,批评此举是“试图粉饰苏哈托威权政权的罪行”,并形容这是“扭曲历史的企图”。

一名女子举着黑色标语牌,上面写着:“苏哈托不是我们的英雄”。

苏哈托获颁国家英雄称号本就具争议性,而由普拉博沃颁授更令争议加剧。两人在人权纪录方面皆难以回避。

1965年苏哈托夺权时,印尼爆发血腥屠杀,据信有至少50万名疑似共产党人遭到杀害,成为印尼历史上最混乱的篇章之一。

他掌权的30年间,印尼社会充斥酷刑、失踪与公民自由受压;他在50年前入侵东帝汶(East Timor)的军事行动,被视为冷战时期最残酷的军事行动之一。

尽管如此,苏哈托的长期统治无疑塑造了现代印尼。他虽不惜动用武力,但其主要目标是推动国家发展与稳定。

尽管贪腐严重,他在经济方面仍取得一定成效。

在他掌权的30年间,印尼经济年均增长达7%,而通胀率则从1966年的逾600%降至约10%。

如今,印尼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

苏哈托最引以为傲的称号是“建设之父”(Bapak Pembangunan),但他也被指在任内侵吞数十亿美元公款。

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苏哈托面对空前反对声浪,最终选择下台,为印尼带来相对和平的政权交替。

如今,许多印尼人可能更倾向记得苏哈托统治的正面一面。他于2008年逝世,享年86岁,获国葬待遇。

十多年来,苏哈托的支持者一直推动将其列为国家英雄,但因其争议性历史,相关努力屡屡受挫。

去年,其前女婿普拉博沃当选总统,引发外界对历史修正主义的担忧。

普拉博沃在胜选演说中赞扬苏哈托政权。此后,他的政府试图出版新历史教科书,批评者认为这些教材淡化了新秩序时期的暴行。

普拉博沃本人曾是军方将领,亦被指在苏哈托政权下涉及侵犯人权与战争罪行。

他最广为人知的指控是,在苏哈托政权末期,他指挥一支部队绑架并虐待多名民主运动人士。在23名受害者中,有人幸存、一人死亡,另有13人至今下落不明。

星期一同获国家英雄荣誉的,还包括印尼第四任总统瓦希德(Abdurrahman Wahid)——当地人惯称“古斯杜尔”(Gus Dur)——与劳工运动人士玛西娜(Marsinah)。两人皆为苏哈托的反对者。此举或有助安抚人权倡议者的不满。

玛西娜是一名工厂女工与社运人士,1993年遭绑架并杀害。她的死成为印尼工人权益斗争与苏哈托政权压迫的象征。

瓦希德于2009年逝世,与苏哈托关系一向紧张。他曾公开批评苏哈托,但也在政治上保持务实合作。多年来,他是印尼自由与包容的代表性声音,致力推动民主改革。

补充报导:阿詹格拉斯特里(Astudestra Ajengrastri)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