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言论反应升级。中国副外长孙卫东星期四(11月13日)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官媒《人民日报》星期五(14日)发表文章,指高市涉台言论是日本领导人80年来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中国国防部、外交部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同天密集喊话,警告日本勿铤而走险。
受访学者认为,高市言论仍属于“战略模糊”,但比过去往前走了一步。中国担忧若不及时严厉阻止,会对日本政界及其他地区产生骨牌效应,因此对高市发出“黄牌”警告。
高市早苗上周五(7日)在国会备询时,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台海,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则以“斩首”回呛,引发两国过去一周多个回合的交锋。
孙卫东星期四奉示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时说,高市言论性质影响极其恶劣。多次严正交涉后,日方仍不思悔改,拒不撤回错误言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孙卫东强调,台湾问题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和底线。“任何人胆敢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统一大业,中方必将予以迎头痛击”。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平台“中国军号”星期四晚在社交平台X(前称推特),用日文警告日本若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人民日报》星期五发表署名“钟声”的文章,批评高市涉台言论是1945年日本战败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试图武装介入的野心,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用心极其险恶、性质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
中国国防部和国台办星期五分别发声,指日本没有资格说三道四,警告日方若铤而走险,必将头破血流,付出惨痛代价。
继星期一对高市“三连问”后,中国外交部星期五再度抛出三连问,质疑日本是否已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是否真心坚持专守防卫和“无核三原则”?是否还会恪守和平发展承诺?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星期五奉示约见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时说,高市涉台言论超越中方红线,且拒不收回,完全是误判形势、不自量力。若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势,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海颐智库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陈洋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孙卫东和吴江浩分别召见日本官员时,都采用“奉示召见”这一罕见说法,代表“中国对高市言论发出‘黄牌’警告,具有极强的威慑力”。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星期五在个人微博发文也说,奉示召见是中国雷霆之怒的清晰体现,高市涉台言论引发的风暴正在升级。
陈洋还说,中国官媒作出“定性式警告”,将高市涉台言论定义为危险先例,意在给日本政界乃至今后的日本领导人画出一道红线,迫使日本重回“战略模糊”。
学者:高市认为涉台解释权在东京
台湾政治大学安倍晋三研究中心主任李世晖则向《联合早报》指出,高市言论仍是一种“战略模糊”,但比过去往前跨了一步。“过去涉台关系解释权在北京,高市上台后则认为解释权在东京。”
这也体现在高市早前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在社媒公布与台湾领袖代表林信义的合照,并以“台湾府资政”称呼对方。
李世晖说,林信义是民间人士,高市认为这是民间交流,并不违反政府立场。
“台湾有事”论发生后,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至少已两次表示“对台立场不变”。前任首相石破茂星期四在日本一档节目中质疑高市言论,称日本历届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都避免发表类似“某种情况下就会这样做”的明确言论。
法新社引述东京大学教授衡奕匡(Heng Yee Kuang)认为,高市的言论可能是她“基于个人倾向”释放的强硬信号。
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包承柯受访时则说,这种判断“有点说不过去”,“个人立场的根源在哪里?政策源头在哪里......领导人不是信口开河的”。
衡奕匡也说,尽管高市更清晰的表达可以增强威慑力,但另一方也必须取得微妙的平衡,即让对方感到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