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紧张僵持之际,中国官媒再提琉球,点明其“主权归属未定”,并称日本对琉球“取之不义、待之不公”,不点名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对他国指手画脚之前,先清理自己的“历史烂账”。
中国新闻社官网星期五(11月28日)发表题为“琉球主权归属这笔旧账,是该算算了”的文章,指高市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言论暴露其对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无知,原因是日本自身在琉球(今冲绳地区)问题上,遗留了一个至今未愈的“历史脓疮”。
文章先是盘点日本如何对琉球“取之不义”,称19世纪70年代以前,独立王国琉球与中国的明清王朝建立了宗藩关系,但日本因其独特的地理和贸易优势,而从很早开始就对琉球十分觊觎;后来在1872年至1879年间,日本先后设置琉球藩和冲绳县,将琉球吞并纳入版图。
文章引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分析说,一系列国际条约对琉球群岛主权归属的界定核心,在于否定日本对其拥有固有主权,且未最终确定其归属。
《联合国宪章》规定,琉球需经托管后由居民自决,这一国际程序至今未推进,使得琉球主权归属仍处于未定状态。
文章继而盘点美军1945年登陆琉球后对当地居民、尤其是女性的一系列暴行,并谴责日本政府为维持与美国的军事合作,不对这些暴行进行实质性追责,不断牺牲冲绳地区的利益,待之不公。
项昊宇认为,1972年美国向日本移交冲绳施政权,不能成为日本拥有琉球群岛主权的依据。从法理层面看,施政权仅指行政管理权,而非主权归属,且美日《冲绳返还协定》也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承认。
文章引述分析厉声谴责欠着原住民无数血泪债的日本政府,近期却还大言不惭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挑衅言论,妄图插手中国内政。
“日本某些政客应当正视历史,在对他国指手画脚之前,先清理自己的历史烂账,正视琉球问题的争议本质,停止一切违背历史正义和国际秩序的挑衅行为。”
本月早些,中国官媒《中国日报》旗下短视频账号“起底工作室”播出一条冲绳原住民的采访视频,当中提及冲绳的主权争议,为民间蠢蠢欲动的“琉球地位未定论”推波助澜。
虽有分析指出北京应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正式提出不承认冲绳是日本领土的新立场,但官媒本轮的舆论造势,已为中国日后打出“冲绳牌”再添了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