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若有事牵动全球 台湾学者吁建立自主兵推视角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台湾有事”答询,引发中日关系短时间内急剧恶化。专注兵棋推演的台湾学者说,尽管这番说法引起争议,但从客观上看台海情势确实牵动区域乃至全球局势,只是长期以来针对台海的兵推都过度聚焦两岸兵力投射。台湾应该补足这个视角的缺口,建立自己的兵推模式与话语权。

高市早苗11月7日在众议院备询时提出,台湾有事将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日本得以行使集体自卫权。这番言论引来中国大陆强烈不满,除了接连提出旅游与留学示警,自星期一(17日)起连续两天在黄海举行实弹军演。

长年关注兵棋推演的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复国,星期一在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以“台海安全情境下兵推的适用性”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尽管这番说法必然引发中日关系的余波荡漾,但不能否认论无是台湾或是国际针对台海情势的兵棋推演,都过度聚焦两岸兵力投射,而忽略了区域情势的整体影响。

“看看台湾两边航运上千艘的货船、邮轮、天然气船、渔船、军舰,台湾的周边是非常繁忙的国际航道,不只台湾海峡,(台湾)东边(海域)也是一样,非常繁复。”他强调,正因如此,“如果台湾有问题,全世界都会有问题”。

在兵推情境设计的偏差方面,刘复国举例说,过去美日多数台海兵推将焦点放在大规模两栖登陆,忽略台湾西海岸实际地形限制。直到近年经过与台湾专家交流,部分美国智库才开始重视“海上封锁”与“检疫”(quarantine)情境,评估中国大陆可能选择阻挡台湾天然气船进港两周,即足以重创台湾电力供应。

刘复国认为,这些建议凸显台湾在能源战备与关键物资存量上的显著缺口,却尚未在国安战略中得到正面回应。

另外,根据路透社报道,台湾政府本周起将向全台每户家庭派发总计数百万份的民防手册,是官方首次大规模展开此类行动。手册主要是教导民众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包括遭遇解放军攻击情形。

刘复国则在演讲中提到,过去几年各界台海兵推开始重视社会韧性问题,进而促成台湾政府重视,对台湾是正面的。但从近期花莲、宜兰水灾等危机中,可见中央、地方在救灾时”乱成一团”,更显示台湾缺乏跨部会危机应变架构,要提升全社会韧性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他强调,真正负责任的兵推,应以“检验安全的弱点跟不足”为核心,台湾知识界必须建立自己的兵推模式与话语权,而非一味被动接受外界设定;政府则应尽速完成国家安全战略法制化、建立常设危机机制,补足医疗、能源、产业与社会动员等层面实际的缺口,而不是让台湾在毫无准备下,被动走向他国兵推中的战场角色。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