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下周访华  王毅促法国推欧盟奉行积极理性对华政策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下周对中国展开三天国事访问,并将与中国元首中国元首会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星期四(11月27日)同法国总统外交顾问博纳通电话时表示,希望法国推动欧盟奉行积极理性对华政策。

受访学者认为,中法合作的关键在于增强战略互信,并在中欧关系发挥引领作用。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总统府当地时间星期三(26日)宣布,马克龙将在下周三至周五(12月3日至5日)访华,行程包括北京和四川成都。

这将是马克龙继2023年4月访问中国后再度到访,也是他2017年就任法国总统以来第四次访问中国。除北京外,马克龙此前也到访过西安、上海和广州。

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消息,王毅同博纳通话时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中法双方有必要保持经常对话,加强战略协调。

王毅也说,双方应深化全方位互利合作,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维护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新动力,展现中法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担当。

王毅希望法国“推动欧盟奉行积极理性对华政策,坚持伙伴关系基本定位,通过对话协商妥处经贸分歧”。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初发表“台湾有事”言论,引发中日激烈外交冲突。据中国外交部消息,王毅向博纳阐述北京在台湾问题立场,“强调日本现职领导人发表涉台挑衅言论,公然开历史倒车,侵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王毅称,中法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面战略伙伴, 应当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并希望法国继续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交换意见。王毅强调,中国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支持达成全面、持久、当事各方都接受的和平协议,支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愿同法国就此保持沟通。

另据法国广播电台消息,博纳星期四主持马克龙访华行程媒体吹风会,阐明马克龙此行希望平衡优化与中国关系,并将鼓励中国在各大国际重要议题起积极作用。

在俄乌战争上,法国认为中国对俄罗斯保持影响力,能够对俄罗斯施加停战压力与影响;吹风会也提及台海紧张议题,法国强调支持台海维持现状,各方均应避免让紧张局势升级。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研判,俄乌战争必然会成为中法领导人会晤的重要议题。

他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宫后,乌克兰局势出现诸多变化,美国和欧洲的角色也随之调整,中法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具有实质性意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国与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薛晟受访时指出,中国希望马克龙此行能够阐明欧洲目前对俄乌战争立场,尤其是针对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的和平方案。

对于中法合作,薛晟认为,关键在于增强战略互信,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更多双边合作空间。

崔洪建也指出,马克龙是欧洲内部最积极倡导战略自主的领导人之一,因此被北京视为最有意愿、也最有能力与中国建立战略互信的伙伴。他说:“中国希望通过(强化)中法关系,能够在战略互信层面,在中欧关系中发挥一个引领作用。”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