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11月5日下午在海南三亚军港为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举行入列授旗仪式,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了“三航母”时代。
福建舰是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2024年5月首次展开海试。该舰的排水量超过8万吨,动力系统总功率可以达到28万马力,大大超过中国前两艘航母辽宁号和山东号的20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速度稍逊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由于美国“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至今仍有缺陷,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久前甚至要求美军放弃电磁弹射,改用传统的蒸汽弹射,福建舰成为当今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电磁弹射航母。
福建舰也是世界首款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电磁弹射系统需要有强大的电源保障。福特级航母虽然是核动力,电源充沛,但采用中压交流技术,电磁弹射故障率居高不下,至今不能弹射第五代战机。福建舰采用中压直流技术,成功走出了一条常规动力为电磁弹射系统的路子。
福建舰也是世界上首个电磁弹射五代战机的航母。今年9月,官媒发布福建舰成功弹射歼-15T、第五代战机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的视频,验证了中国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多型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为后续包括无人机在内的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观察者网引述军事学者张军社称,福建舰的舰载机起飞技术实现了代际跨越,从辽宁舰和山东舰使用的滑跃起飞,越过了西方国家的蒸汽弹射,直接使用了电磁弹射技术。这可以称为“弹射革命”,带来了三个方面的飞跃。
首先,舰载战斗机作战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滑跃起飞无法让歼-15T满油满弹起飞,影响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和航程。如果要装满燃料,搭载的弹药可能就会减少。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可以使战斗机满油满弹起飞。
第二个优势是航母的作战效率得到提升。山东舰曾经在九天之内进行了570架次舰载机起降,也就是日均起降63架次。福建舰仅需90秒左右,就可以起飞一架歼-15T战斗机,那么在满负荷的情况下,它一天内起降可以达到270至300架次。
第三是中国海军作战能力的飞跃。张军社指出,与中国前两艘航母使用的预警直升机相比,福建舰弹射的空警-600的侦察预警范围更大,可以在远洋上为航母编队提供数百公里的预警范围,让编队看得更远、反应更快。预警机配合歼-15T和歼-35战斗机,可以形成完整的远海攻防作战体系,大幅度提高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不过有关军事学者也指出,福建舰仍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在续航性能、战斗连续性等方面与美军的核动力航母相比还有差距。同时,中国海军在航母编队配合、舰载机飞行员素质尤其是实战能力等方面,与美军还有明显差距。
但就台海和南中国海方向面临的任务而言,福建舰的入列将大幅增强中国海军的实力,加上强大的岸基导弹和快速增长的空军实力,中国已初步具备在西太平洋与美国抗衡的能力。
另据美国《军事观察》等媒体报道,卫星图像显示,中国的第四艘航母(004型),已经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设,最近几个月内,可能就将进行龙骨铺设仪式。
军事学者推测,004型将使用核动力,满载排水量在超过11万吨。这将是历史上首个非西方海军建造的核动力航母,加上其拥有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性能也有望超过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
今年2月,大连造船厂的卫星图像中,出现了与航母飞行甲板结构一致的大型模块;9月干船坞中开始大批量组装预制船体部件和模块。仅仅半年时间,中国就完成了航母建造的前期准备工作,未来还将使用模块化拼装方式,显著缩短航母建造时间。
有消息说,中国004型核动力航母将在2027年下水,2030年左右服役。届时,西太平洋的军事战略格局将被进一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