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郑丽文现象的背后

立场鲜明,演讲爆发力十足的郑丽文就职国民党主席快一周了。连日来,这名强悍型党主席在媒体上话题不断,支持者肯定郑丽文带来了“郑能量”“郑念”。她11月1日的就职演说,全长15分钟完全不看稿,誓言要让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让国民党基层激情澎湃,国民党籍的前总统马英九当场老泪纵横。

赞者有之,但弹者也不乏其人。绿营媒体一路抨击郑丽文是“红统”,将她封为“国民党红统女神”,并且讽刺国民党已“全面红统化”,甚至成了“中共借壳上市”。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早前也形容,郑丽文“这次出来背上插了五面红旗”,分别是“中国认同”、“九二共识”、“反台独”、“求统一”和“删减国防预算”。

游盈隆感叹郑丽文“超猛的”。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所做的民调,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高达77.4%,自认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占比10.4%,而自认为是中国人是6.4%。游盈隆在政论节目中受访时指,经过30年民主化、本土化的政治发展历程,期待未来独立已是台湾人普遍的心声,主张统一是极少数的立场。而郑丽文称,要让台湾人都能够“自豪自信地说,我是中国人”,与主流民意直接对撞,游盈隆预测“理性的政治人物不会一直这样讲下去”。

必须指出,游盈隆“五面红旗说”也有可商榷之处,他概括一切为“红”,是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共混为一谈,而“求统一”这点郑丽文就没说过。不过,这种简单理解,恰恰反映了台湾的普遍认知:“红”就是中共,九二共识就等于一国两制就等于“今日香港”,让台湾无法接受。

蓝营内部,除了赵少康外,一些名人也刻意与“郑路线”保持距离。11月1日郑丽文就职当天,国民党籍的三大地方首长——台中市长卢秀燕、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都缺席,这里头包含党内恩怨的因素,比如四年前总统大选时,郑丽文曾主张“换侯”“侯下韩上”,与侯友宜结下了心结,但更大原因恐怕是这些蓝营诸侯担忧郑丽文路线将打击自己未来的选情,郑丽文所追求的路线与表述要在国民党内还未形成共识,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出身外省家庭,在台南眷村成长的郑丽文,大学时代就投身具标志意义的野百合学运,毕业后加入了民进党,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取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返台后在民进党帐下担任过党公职。当民进党实现政党轮替上台执政后,郑丽文却成了党内“异见人士”,在2002年与民进党决裂,2005年被连战延揽加入国民党。

这个“绿营叛将”如今成了国民党主席,让人感叹、也有人怀疑她的政治诚信。郑丽文解释说,在充满理想的青年时代,她认为抛弃中国的法统寻求台湾独立,是台湾能快速实现民主改革的解方。后来,她认识到台独根本走不通,在世界上不会得到支持,还发现民进党并没有坚定的台独信念,而两岸问题必须要化解,在台湾只有国民党可能与中共谈判,处理两岸问题。

回溯历史,民进党成立之初,当年冒坐牢风险创党的人士所追求的是自由民主,还是台独?或者是二合一、民主必然走到独立?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清晰的答案。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在2015年接受大陆媒体访问时曾说,台独从来就不是民进党建党的初衷,民进党当时完全不排斥统一,一番话语惊四座。但无论如何,历史的结果是民进党成功掌握了本土意识的诠释权、塑造了“本土政权”对抗“外來政权”的论述,不止一次赢得执政权。

在民进党的影响下,认同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占比已严重萎缩到两成以下,但客观事实又是,“台独”行不通,过去美国就从未表明支持台独,如今随着中国大陆军力强大,中美来到实力几乎平起平坐的历史性转捩点,美国氛围更是明显转向。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本周对台湾听众视讯演讲称,能确信美国总统会支持台湾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甚至有智库人士呼吁美国为大陆“和统”(非武统)创造诱因。

这可能是郑丽文能当选国民党主席的更大背景,也是郑丽文抓住的时机。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让一些深蓝人士清楚看到,两岸分治的现状不可能长久维持,美国“弃台”的风险越来越高。在海峡彼岸,大陆涉台部门也出现乐观情绪,开始为和平统一释出条件。

不过,游盈隆的警告不可轻视,即国族认同的形成是个经年累月的工程,不会在几年内快速改变。有大陆学者就私下提醒,北京得吸取香港回归历程的教训,除了统一问题,更要思考统一后的治理问题。当前一些台湾民间人士热情称颂大陆,但是“他们有跟大陆说真话吗”“代表真正的民意吗?”北京须对此保持警惕。郑丽文的出线,反映出对两岸和解较有利的氛围,但是她的路还长着,不确定性还多。冷静评估下来,未来几年,两岸能改善关系,营造彼此和解的氛围,减少对抗,已是好结果。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