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上海综合讯)暂停国债买卖逾10个月后,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上的国债买卖操作。
综合路透社和《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潘功胜星期一(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说,今年初,鉴于债券市场供求失衡、风险积聚,央行暂停国债买卖;目前债市运行平稳,央行将恢复相关操作。
中国央行自去年12月起未再进行国债交易。今年以来,央行谨慎调节流动性,力求在支持经济的同时防止债市过热、引发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的情况重演。
上述消息公布后,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两个基点,30年期收益率下跌三个基点。
潘功胜还在会上说,央行将继续维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措施,并通过多种政策工具提供短、中、长期流动性,确保经济融资环境相对宽松。
针对市场上稳定币等虚拟货币涌现,潘功胜指出,央行将支持更多商业银行参与数字人民币运营,并会同执法部门持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经营和炒作活动,维护金融秩序;同时密切关注并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趋势。
中国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目前香港已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但尚未发放发行牌照。此外,中国9月在哈萨克斯坦推出全球首个受监管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显示北京在数码货币领域削弱美元主导地位的意图。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