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彭博电)中国人民银行前顾问余永定认为,中国政府下个五年应效仿17年前的“四万亿计划”,通过巨额基建投资来提振国内经济。
彭博社星期一(10月27日)报道,曾在2004年至2006年任职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余永定,在上周召开的上海外滩年会期间受访时提出,“十五五”(第十五个五年规划,2026年至2030年)应让巨额投资项目在提振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余永定认为,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刺激效果立竿见影。虽然直接刺激消费也有一定成效,但面临收入增速缓慢、信心和预期疲弱以及资产跌价等挑战,即使加大力度,恐怕仍难以弥补需求缺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十项措施,预估投资四万亿元,占中国当时国内生产总值(GDP)12%。以去年GDP为基数计算,同规模的刺激政策现在耗资约16万亿元。
出于对债务水平上升和投资浪费的担忧,中国自冠病疫情以来一直未采取类似2008年的大规模增量政策。
余永定认为,贸易作为中国经济的驱动力将持续减弱,中国应通过其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从而形成以内需为主导、而非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中国基建投资远未饱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智库测算得出,未来五年中国至少需要31万亿元公共投资。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