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现首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香港/广州综合讯)中国大陆多地暴发基孔肯雅热疫情后,香港也出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

据港府新闻公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星期天(10月26日)披露,患者是一名82岁女子。她曾在8月底前往广东省清远市,但在病毒潜伏期(10月6日至16日)未曾离开香港,因此被认定为本地感染案例。

患者居住在黄大仙凤德邨,平日主要在住所附近活动。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推测,患者居住范围内可能存在病征轻微、尚未确诊的个案。

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欧家荣说,伊蚊飞行距离约200米,患者住所半径200米范围内约有20座楼房、约8000个住户存在感染风险。区内还有三所学校,中心将联系学校,了解是否有学生出现症状。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徐乐坚星期一(27日)在电台节目中说,截至星期天晚上6时,已对450名居民进行评估,暂未发现可疑病例。他认为这一区域未出现传播链,情况可控,并称官方将继续加强防蚊措施,尽量减少蚊子数量。

在此之前,香港今年已出现46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

今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暴发基孔肯雅热,当地确诊病例一度突破3000例。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广东省已报告超过1万6000例病例,是中国大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基孔肯雅热疫情。

广东省疾控局星期天公布,过去一周全省新增报告868例基孔肯雅热个案,疫情呈波动下降态势;此前疫情最严重的江门市,已于10月25日取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