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借助最大债权国地位促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在借助全球最大债权国的地位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海外借款人提供舍弃美元转而受益于人民币低利率的机会。

埃塞俄比亚考虑本周将其对北京所欠的53.8亿美元债务中至少一部分转换为以人民币计价的贷款。越来越多的主权国家也在借助发债来获得中国的低息融资。

本月初,肯尼亚也把中方铁路贷款由美元转换成人民币计价,每年偿债成本减少2.15亿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有了解官方想法的知情人士称,中国支持转换原本用于购买其商品和服务的美元贷款。

知情人士表示,此类作法可以使借款方更加便利地以人民币支付中国商品,提升人民币在贸易结算和融资方面的地位。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同样的规则可能会适用于向非洲以外国家发放的新贷款。

报道也指出,即便抛开地缘政治考量,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变得可能,因为在中国面对持续通缩压力及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以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成为必要之举。

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政府、政策性银行、国际机构已发行的债券及贷款规模总计68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全年总额增加了一倍。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