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出现大幅度高干人事调整后,上周六(11月1日)闭幕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又有罕见的人事异动。
据官媒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今年9月被官宣落马的中国证监会前主席易会满,在这次会议上被“追认”免去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职务,也被撤销了政协委员资格。
除此之外,另有多达10人不再担任政协专门委员会副主任职务。这当中最受瞩目的是中国央行前行长易纲和国台办前副主任陈元丰,易纲不再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元丰则不再担任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其余卸下全国政协专委会副主任的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张军扩,农村农业部前副部长张桃林,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前副院长张杰,自然资源部前副部长曹卫星,最高检察院前副检察长陈国庆,曾在无锡、苏州、深圳担任过市委书记的广东省政协前主席王荣,以及中国侨联前副主席隋军。
上述九人中,易纲、王荣在退居二线前都是正部级,与张桃林、张杰、曹卫星等都是全国政协常委。他们的全国政协常委或委员职务继续保留。
另有一人——中央组织部前副部长傅兴国,除了被免去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也辞去了政协委员。
按照中国官场惯例,在部级岗位担任过领导的高级官员到达退休年龄后,会离开实权岗位、退居二线,一部分会转岗到全国政协,担任各类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正常情况下,这些专委会副主任至少会任职到政协换届。本届全国政协任期是2023年3月至2028年3月,如今刚过届中,就有多达10人在毫无预警下去职,是相当不寻常的安排。
眼下中国高层正在干部队伍中正风肃纪,刚过去的四中全会,史无前例地在一次非人事更替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中,对中央委员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14名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被开除党籍,当中有包括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何卫东在内的九名军队将领,以及两名正省部级高干。四中全会递补的中央委员,也齐刷刷“精准跳过”解放军将领,释放出军队反腐风暴尚未结束,全面从严治党不是空口号等明确信号。
除了这些在本次中央全会中被处理的人员,还有好些问题官员的命运悬而未决,包括已被官宣落马但还未有结论的案子,以及至今未交代去向的“消失”官员,如中联部原部长刘建超、工信部原部长金壮龙、中央军民融合办原常务副主任雷凡培等。
在眼下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中,一口气在届中宣布10名全国政协专委会副主任被去职,如果不是技术性的人事调整,那就是明确的警示讯号,甚至是更大震荡的前奏。
香港《星岛日报》星期一(3日)引述知情人士称,在外海留学的省部级高干子女毕业后得回国,否则父母得调整领导岗位,而这批被去职的高官中,有的子女已在国外扎根;例如“海归派”易纲曾在美国大学任教,有传闻指他的儿子在美国出生成长。
事实上,中共从2012年十八大以后就开始治理“裸官”问题,官方也曾做出过“裸官不得提拔”的规定,并且在重点岗位清理“裸官”。这一批被拿掉副主任职务的官员中,好些都在十八大后担任过要职,家中配偶、子女的情况相信之前都曾被摸过底。虽然官方通报仍称他们为“同志”,一些人也继续保留政协常委职务,但如今他们罕见面对免去部分职务的组织处理,不排除当中一部分人还有“裸官”以外的问题,甚至可能涉嫌违纪或违法等。
从四中全会上中央委员会的大范围调整,到政协的人事震荡,高层清晰释放出的信号不仅是反腐无死角、无禁区、全覆盖,而且是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政治生态的潜在风险,也不让任何人抱有幻想。
上周以来,多名中共政治局常委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四中全会相关话题,主管党建的常委蔡奇星期一发表题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文章,为四中全会上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做了注脚,并为持续反腐做了预告。
文章提到,一些党员干部还“抱有错误想法,存在松劲歇脚、畏难退缩、消极应对甚至刻意抵触等情绪”;“‘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土壤尚在,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存量未尽、增量仍然易发多发”;要进一步加大从严管党治党力度,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等。
如果说本届四中全会是十八大后又一个反腐小高潮,这轮高潮的余波一定还会持续,军队、政协或任何其他领域,都可能有进一步的激烈震荡,更多官员“出事”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