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智库:中美紧张关系加剧科技研究脱钩

(悉尼彭博电)澳大利亚智库的分析发现,中美在科技研究领域的合作已持续下滑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转变可能会重塑对安全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全球创新格局。

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星期三(11月26日)发布的《关键技术追踪》报告,分析了74个关键领域的700多万篇论文,结果发现中国仅有四分之一的合作涉及美国研究人员,这一比率较五年多前有所下降。中美合作强度,即合作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率,则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

中国目前贡献了全球近四成的科研论文,并在大多数关键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过去,中美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涵盖基因组学、地震监测、能源效率和农业生产力等领域。

澳洲报告还显示,中国与包括加拿大、澳洲和荷兰在内的美国盟友之间的合作也减少了。与此同时,中国研究人员与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白罗斯等国深化了合作。

巴基斯坦从2005年几乎不与中国开展合作,到2019年成为中国第七大重要科研伙伴。沙特从2005年的第46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八位;白罗斯则从第41位攀升至第20位。

报告作者罗宾说:“脱钩的风险不仅在于民主国家失去获取中国科研成果的渠道,更在于它们会失去引领全球技术发展的能力。为避免这种情况,须以新的条件,围绕可信赖的网络重新建立合作关系。”

中美科研合作减少始于2018年美国司法部启动“中国倡议”之后。有关倡议将此类合作置于国家安全审查之下,旨在遏制知识产权盗窃和技术转让。美国拜登政府在2022年取消了中国倡议,但限制措施持续。

美国国会正在考虑重启中国倡议并全面禁止联合研究。这将进一步加速中美脱钩。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