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国要加速稀土生产追赶中国路还远

(纽约/墨尔本彭博讯)美国与盟友寻求快速建立一个可代替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在西方国家迅速成形,庞大的增长潜能开始吸引资金投入。业界估计,美国新一批稀土产能若顺利投产,或可在2028年替代当前的进口量,不过要撼动中国占据全球九成以上产量的主导地位,仍十分艰难。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跟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签署稀土协议后,本周二(10月28日)出访东京再与日本签署稀土合作框架协议,誓言要在关键矿产方面与盟友合作抗衡中国的出口管制。

这一连番动作促使澳洲首富莱因哈特(Gina Rinehart)在不到一周内将她在阿拉弗拉稀土(Arafura Rare Earth)的持股提高近一倍至15.7%;五角大楼7月份传出以4亿美元入股美国唯一稀土矿产公司MP Materials后,这家公司的股价迄今上涨逾100%,显示全球投资者对打造稀土新产业链,以分散被中国钳制的风险深感兴趣。

在这一波追赶中国的新产能运动中,美国稀土磁体制造商Noveon Magnetics的得克萨斯州厂房角色吃重。经过10年研发,厂房在2023年投产,产量虽小但不乏重要的科技与制造业翘楚。Noveon最近刚与澳洲的莱纳斯(Lynas)签署协议,合作发掘轻稀土和重稀土矿源,为美国国防和商业领域的客户供应磁体。

联合创办人邓恩(Scott Dunn)透露,客户要求他以倍数增加产量,但他婉拒的订单远超接下的。他坦言,整个行业面对的挑战是就算生产设施齐备,也不等于马上就能达到等量的产能。“你要克服的一些挑战,中国也是花了数十年才办得到。”

稀土业研究公司Adamas Intelligence估计,如果这一波美国磁体产能顺利全员投产,料可在2028年将产量提高至当前的进口量,但这还并不足以应付需求的激增。

中国拥有全球一半的稀土资源及绝大部分精炼产能,早于1980年代就发展稀土业,如今占据全球90%以上产量。中国在2010年首次暂停对日本出口稀土,当时也曾引发一波全球发展热忱,最终并未打破北京垄断的局面,如今要再奋起直追,何时才能赶上是一大疑问。投资银行高盛估计,要开发一个稀土矿场须八至十年,建造精炼厂则须约五年。

美国政府近期入股MP Minerals,除了资助它打造新磁体厂,还保证以最低价格向它购货,与澳洲的合作协议也将采用底价吸货等贸易措施来帮助业者竞争,业界对此表示认可。

美国稀土精炼商Phoenix Tailings总裁迈尔斯(Nick Myers)说,要说服投资者参与,除了提高回报率,也须降低风险,而“美国政府手握大笔资金跟你一起投资,整个行业的风险就显著降低了”。

Adamas执行董事卡斯迪罗斯(Ryan Castilloux)坦言,美国政府的做法跟中国补贴业者扶持行业的模式如出一辙,与西方一贯由私人界主导的市场模式大相径庭。“这让一些人不安,但无可否认的是,别人的方法有效,我们也需要新的思维。”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