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新界住宅区星期三(11月26日)发生严重火灾,事故原因引发猜测。香港建筑师指出,涉事建筑外墙的竹棚通常已做防火处理,并非火灾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施工区域是否存在明火,以及发泡胶等材料和外墙防火材料是否达标。
据澎湃新闻报道,一名经营建筑科技公司的香港建筑师分析,此次火灾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是多重因素叠加的。
他提到,一般来说,竹棚本身经过防火处理,并非导致火灾的根本原因。需要调查的是,在施工区域内是否存在非法用火等明火源,以及塑料、发泡胶、防尘网等现场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防火标准,且建筑外墙的防火材料是否达标。
建筑师认为,此次施工期间,现场未及时清理一些易燃物,加上事发时香港风力强劲,加速了火势的蔓延。
香港媒体报道,事发时,居民反映起火的楼栋警钟并没有响起。建筑师分析,老旧建筑在施工期间,原有的消防警报系统可能因断电或更新而处于未激活状态,导致火灾初期未能有效报警。
建筑师称,涉事施工现场存在明显的管理疏漏,包括对易燃材料的管理不善、工程公司监管不力等。而且工程是在楼内仍有住户居住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边施工、边居住”的状态本身便构成高风险,即住户可能因施工影响而关闭门窗,形成不利于火灾预警与逃生的密闭环境。
此外,在维修过渡期,旧的消防系统可能已停用,而新系统尚未完全启用,导致消防警报系统存在失效的“真空期”。
香港新界大埔住宅区星期三发生全港17年来最严重火灾,目前已造成至少44人死亡,71人受伤,279人失联,三名工程公司负责人涉嫌误杀被拘。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事发后说,消防人员在大埔宏福苑火警的灭火和救援过程中,发现大厦外墙的保护网等,着火后的蔓延程度较合规格物料快和猛烈,警方和消防处已组成联合队伍,并会循刑事方向调查。
邓炳强指出,消防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发现,涉事住宅区外墙的保护网、保护幕以及防水帆布和塑胶布着火后蔓延程度远超合规格材料,且速度迅速。此外,有关官方在未受影响的屋苑大厦发现玻璃窗贴有发泡胶板,而发泡胶遇热极易助长火势,邓炳强认为这种情况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