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表示,综合判断,“十五五”时期(2026年至2030年)中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上周落幕后,中国官媒星期二(10月28日)发布习近平在四中全会上、就起草“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规划建议向四中全会作出的说明,篇幅超过4800字。
习近平在说明中介绍“十五五”建议稿的起草过程。文件起草组于今年1月成立,由习近平担任组长,中国总理李强、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副总理丁薛祥等四名政治局常委担任副组长。文件起草组2月11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习近平指出,研究制定好“十五五”规划,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说明中列明起草“十五五”建议稿的时间表。中共中央最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1月22日发出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2月下旬,中共中央组织六个调研组,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部署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进行35项重点课题研究。
习近平4月30日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后,委托李强先后召开经济界、科技界、基层代表三个座谈会。中共高层还开展网上征求意见活动,收到留言300多万条,从中整理出1500余条建议。
8月4日,“十五五”建议稿下发中共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元老意见。
习近平在说明中表示,从征求意见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对“十五五”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份文件深入分析中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指导方针科学精准,主要目标清晰明确,任务举措求真务实,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对中共和中国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五五”建议稿起草期间,中共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三次会议、政治局召开两次会议进行审议、修改,形成了提交四中全会审议的建议稿。
对于起草“十五五”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基本内容,习近平在说明中指出,在《建议》稿起草过程中,中共高层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包括立足于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基本定位,以有力有序有效应对世界百年变局的新形势和发展中突出问题为着力点补短板、强弱项。
此外,也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重运用改革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为发展增动力、激活力;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既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
“十五五”建议稿由15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包括两部分,主要阐述“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时期中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五五”中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主要目标等内容。
第二板块包括12个部分,主要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点问题,分领域部署“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第三板块则包括总结。
习近平在说明中也阐述“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建议稿提出,“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2022年中共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第一个五年,已经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良好开局;“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就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指出,“十五五”建议稿提出符合实际、具有前瞻性的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十五五”建议稿也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性指标,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要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适当速度。
“十五五”建议稿并提出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等重要目标。
同时,根据现阶段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需求不足等突出问题,“十五五”建议也提出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等目标。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十五五”建议稿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重要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十五五”建议稿还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作出部署,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建议稿也提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习近平在说明中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具备一定禀赋条件,要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十五五”建议稿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引导各方科学理性、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防止一哄而上。
在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习近平指出,外部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做强国内大循环,加快形成强大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以国内循环的稳定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十五五”建议稿并突出做强国内大循环,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部署,强调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建议稿也强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同时,提出拓展国际循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在共同富裕方面,“十五五”建议稿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办好民众满意的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部署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政策举措。
“十五五”也着眼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别,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部署一批务实举措。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习近平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未来五年,中国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因素将明显增多,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十五五”建议稿提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议稿也围绕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出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习近平在说明最后强调,“十五五”建议稿着眼提高中共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