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出台13项针对性政策措施,包括进一步开放民间投资由国有资本主导的行业,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础建设,以及加大政府向中小企业采购力度,以促进和鼓励民间投资。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星期一(11月10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针对须要国家审批或核准且具一定收益的铁路、核电、水电、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油气管道、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和储运设施、供水等领域项目,探讨民间资本参与的可行性,并对具备条件的项目,允许民间资本持股比例增加至10%以上。
彭博社指出,中国民间投资面临的限制,比国有企业更严格,新配套措施是北京至今为止为支持民营企业而采取最具体举措之一。此前国际企业已连续多年减少在华投资,今年前九个月外国直接投资减少超过10%。
民企贡献了中国超过50%的税收、6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的城市就业,民企疲软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
《经济参考报》引述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有红的分析,核电、铁路、油气管道等以国营资本为主导的领域,民间资本参与度较低。去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五个核电项目的民企持股比例,首次从2%提升至10%,是民间资本参与取得突破进展的例子。
吴有红指出,《若干措施》建议在国有资本主导领域探讨民间资本参与的可行性,就是希望在项目开展前期,就一并考虑民间资本参与和融入现有的审批流程。允许持股比率增加至10%以上,则是通过制度化安排为民间资本打开大门,向民营企业“释放鼓励参与的强烈信号”。
《若干措施》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各地方规模较小、具有盈利空间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新建项目。
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新措施规定在商业航天频率许可、发射审批过程中,一视同仁对待民间投资项目。低空经济指的是距离地面少于1000公尺的飞行活动。
在持续优化民企发展环境方面,政府超过40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采购项目,如果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预算总额的40%以上保留给中小企业。《若干措施》同时鼓励政府采购部门支付民企的预付款比例,提高到合同金额的30%以上。
发改委:支持民间资本 投资高价值服务业
负责宏观调控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星期二(11月11日)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就“十五五”时期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民企交流和回应企业关切。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中国服务业“具有巨大的扩容和提质空间”,鼓励民企把挖掘潜在商机、把握发展机遇,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往高品质、多样性、便利化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向《联合早报》分析,这次国务院出台的新措施,是很好的转折和开端。“它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给民营企业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我觉得,在落实方面有了进步。”
顾清扬指出,在中国和美国贸易休战期间出台新措施,也是很好的时机。“中美战略博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内部经济是否稳定。中国如果把内部经济做好的话,在应对美国关税针对和科技封锁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一点,明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顾清扬认为,“十五五”开局若要顺利,中国必须把所有经济板块调动起来,“调动民营经济肯定是一个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