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星期四(11月13日)公布,荷兰政府代表团将于下周初前往中国,针对涉及安世半导体的争端寻求解决方案。

据路透社报道,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在声明中说:“我部将派出一个高级官员代表团前往北京,继续努力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卡雷曼斯也对中国放宽安世半导体晶片出口规定表示欢迎,但称仍在监测情况,以确定来自安世半导体在华工厂的买卖活动,是否已全面恢复,以及何时全面恢复。

荷兰政府今年9月底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接管隶属于中国闻泰科技的安世半导体。北京随后对安世在华工厂实施出口禁令,引发全球汽车制造供应链中断的担忧。

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底于韩国会晤、就经贸问题达成一定共识后,安世风波出现转机。中国已恢复出口部分安世半导体晶片,条件是购买方承诺晶片仅用于民用用途。

另一方面,接近安世半导体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针对在欧部门与在华工厂之间的争端,安世客户正与公司合作寻找绕过此争端的变通办法。

这个办法并非永久解决方案,对于小型客户而言也是不可行的,但此举能减轻汽车市场所面对的部分压力。安世半导体晶片短缺在汽车市场已经影响到部分汽车和零部件的生产。

安世半导体在欧洲生产晶圆后,会运往至中国东莞的工厂进行切割和封装。上述争端导致欧洲方面停止向中国运输货物。

消息人士称,一些客户现在与安世半导体欧洲(Nexperia Europe)合作,直接从位于德国汉堡的工厂购买硅片,然后另外将硅片运往中国,再与东莞工厂签订合同进行最终封装。

路透社无法确定哪些客户正就变通方案进行谈判,也无法确定是否已有客户采用这个方案。包括大众(福士伟根)、海拉(Hella)、博世、欧摩威(Aumovio)、本田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使用安世晶片。

安世发言人称,公司正在尽一切可能,努力为客户提供支持,但未就具体计划置评。闻泰科技一名发言人则拒绝置评。

其他潜在替代方案包括用性能相近、由安森美(Onsemi)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等竞争对手生产的的晶片,取代安世晶片。

报道称,从长远来看,安世欧洲分部希望扩大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封装业务。中国分部则希望使用中国制造的晶圆,取代欧洲制造的晶圆。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